昆明重九起义 清宣统三年(1911.10.30)

添加时间:2009-10-12

  1911年10月10日,按孙中山先生的革命部署,同盟会领导的湖北革命党人发动了武昌起义。这对具有反帝爱国传统的云南人民是巨大的鼓舞。"消息传遍滇中,人民如醉如痴,一般志士欲舞欲狂。"短短20天后,云南昆明爆发重九起义,翻开了推翻清王朝腐朽封建统治的新篇章。

  云南虽地处边疆,但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使云南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阵地,成为反帝反封建的主要战场。英国和法国在缅甸和越南建立了殖民地,云南也成为西方列强蹂躏瓜分的对象。云南各族人民多次奋起反抗,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华章。20世纪初期的云南,无数仁人志士投身革命洪流,民主革命的思想在云南得到广泛传播,特别是同盟会在云南的河口、永昌(今保山)等边境地区领导的一系列起义,唤醒了民众,组织了革命队伍,并在斗争中得到了锻炼。为昆明重九起义的成功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及现实条件。
  1905年孙中山先生在日本成立同盟会,云南留日学生组成十分活跃的团体,杨振鸿、吕志伊、李根源、唐继尧等数十人建立同盟会云南支部,创办《云南》杂志,积极宣传革命。这批同盟会云南籍成员是实践民主共和思想的急先锋。他们大多数在日本士官学校学习军事,1908年毕业后相继返回云南。当时清政府实行新政,在"变法维新"的主张下,兴办学堂,操练"新军"。1909年云南编成新军一镇,编为陆军第十九镇,从军事建制和武器装备都采用西方陆军模式,但兵士素质低下。于是开办云南陆军讲武堂。由于李根源总办的提名推荐,云南留日士宫生中的同盟会员先后被聘为讲武堂教官。他们有唐继尧、罗佩金、李鸿祥、顾品珍、谢汝翼等,反清革命的教官占教师的多数,讲武堂成为埋葬清王朝的重要据点,培养了大批受到民主革命思想熏陶的军官。同盟会员在云南展开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并把革命力量逐步渗透到云南新军组织里,一批同盟会员在新军中担任了中下级军官。这些工作为昆明重九起义做了前期准备。
  1911年3月,李根源、罗佩金向云贵总督李经羲推荐可担当重任的军事人才。青年爱国将领蔡锷,从广西被调到云南,担任新军第十九镇第三十七协协统。蔡锷虽然不是同盟会员,却是爱国民主人士。他一贯沉着稳健,不轻易表露任何政治见解,但暗中与同盟会保持着联系,并且"对讲武堂的革命活动,作了很好的掩护。"以云南同盟会为核心的革命党人,利用蔡锷的支持,积极向新军中部署革命力量。在三十七协中,"营长以上的主要干部都换成了具有推翻清朝思想的革命人物"。蔡锷和革命党人掌握了驻守云南省城新军主力部队的指挥权。蔡锷入滇对云南辛亥革命具有重要意义。
  武昌起义的成功,全国震动,湘、陕、赣各省相继响应。云南革命人士也积极行动起来,在10月16日至28日的十多天内。云南革命党人在昆明先后举行了 5次秘密会议,为昆明起义做各种准备。唐继尧、刘存厚、蔡锷、沈汪度是起义的策划组织者。与会人员还有张子贞、雷飙、罗佩金、谢汝翼、韩凤楼、黄毓成、李鸿样、黄毓英、黄永社等人。有三次会议在昆明萧家巷刘存厚家召开。第三次会议在北门街沈汪度住所举行。会议通报邻省情形,决定在昆明起义、安排起义联络组织方法,筹备弹药等事宜。在刘存厚家举行第四次秘密会议当晚,天下雨,赴会人员不带随从,冒雨单人步行到刘宅。刘家亲眷婶役回避后房。到会人员酞血为盟,用白纸写下"协力同心,恢复汉室。有渝此盟,天人共须",燃化后调在酒中,分别饮酒表结同心。10月明日凌晨在昆明洪化桥唐继尧寓所举行第五次,也是昆明起义前的最后一次秘密会议。主要研究起义的兵力部署、攻击计划及起义时间。推举蔡锷为临时革命总司令。整个起义计划相当充分周密、细致具体。秘密会议后,各首领都分别到新军各部去检查督促具体安排落实起义工作。
  蔡锷所属新军第三十七协本部驻防巫家坝。10月30日做深夜起义的准备。黄昏时蔡锷在巫家坝七十四标本部召集作战会议。李根源当时在北校场的七十三标驻地,突然接到总督李经羲召见的命令,知道滇西腾越已起义,他被迫表示遵命同意带兵镇压。在匆匆返回北校场的路上,他听到北面枪声激烈,人声鼎沸,火光冲天。原来临时发生了一点意外。北校场七十三标三营革命党人排长黄毓英、文鸿适派士兵抬弹药,被北洋派值日官唐元良追究,双方发生激烈争吵,唐元良鞭打士兵。情绪激昂的士兵打死唐元良和另外两个反动军官,起义被迫提前了数小时。这次昆明起义时逢农历辛亥年九月初九"重阳节"、所以史称"重九起义"。七十三标起义官兵在李根源、李鸿样率领下,冲破城北门进入城内,按预定计划,向圆通山、五华山、军械局进行攻击。一时间,昆明城内枪声大作,居民纷纷闭户,革命军士兵奋勇当先,英勇杀敌。由于统一部署的起义时间未到,蔡锷、唐继尧等部队还远在巫家坝,五华山守敌抢先占领有利地形,战斗异常激烈,起义军付出了很重的伤亡代价。蔡锷、唐继尧等人在巫家坝紧张部署起义,接到李经羲要他进城"平叛"的电话,知道北校场起义军已提前行动。立即传令鸣号,集合队伍打进城里。唐继尧、刘存厚率队从五里多南天台攻入,直扑设在现今胜利堂的总督署,将其围困,展开攻势。蔡锷、雷飙带领起义军增援五华山、军械局的战斗。谢汝翼等人率炮兵沿东南城墙列炮布阵,通过零星炮击,打击敌人。
  重九之夜,昆明的战斗相当激烈。起义将领身先士卒,浴血奋战,他们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震慑了清军。讲武堂毕业生文鸿逵率队进攻五华山.英勇善战,奋勇当先,被守敌机关枪打中,胸部中弹如蜂窝,壮烈牺牲。讲武堂教官顾品珍率学生与敌骑兵激战南城外,奋不顾身与敌人肉搏,头部负重伤,仍坚持战斗,毫不退缩。北路起义将领李根源攻北城门,带头跳城壕扭伤脚腕,不能行走,由士兵搀扶指挥战斗,不下火线。正是这些英勇的起义军官兵流血负伤,以宝贵的生命换来民主革命的胜利。据记载,昆明重九起义,有150多名官兵血洒昆明城头,受伤300余人。是武昌起义后,"独立各省革命党人组织的省城起义中,战斗最激烈,代价也最巨大的一次。"
战斗直到第二天中午才结束。起义军攻下了昆明市内的战略高地五华山,控制军械局,占领总督署。云贵总督李经羲躲藏起来,第十九镇统制钟麟同当场被起义军打死,总参议靳云鹏化装为轿夫逃出昆明。重九起义宣告成功。随后滇南也响应起义,各府、州、县也顺势而为,全省迅速光复。清朝在云南的政权土崩瓦解,结束了从1659年以来清王朝对云南252年的封建专制统治。
  11月1日,起义官兵在昆明五华山两级师范学堂里组织成立了"大中华国云南军都督府",推举蔡锷为云南军都督。这是重九起义后云南新兴资产阶级省一级政权机关。云南军都督府政令明确,政纲鲜明,政务有效,全省社会迅速稳定。为了振兴云南,军政府还采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除旧习、兴时务,在内务、财政、教育、交通、矿业、农林等方面实施新举措,不同程度取得一定成效,促进了云南社会经济的发展。军政府的"一切善后布置,俱能井井有条,秩序上之整严,实为南北各省之冠"。云南局势虽然安宁稳定,但全国及西南地区,还处在动荡不安的状态之中。贵州于11月4日起义,但新政权内部派系斗争激烈;而四川的形势更为复杂,西南的稳定直接关系到湖北地区的稳定。著名革命党人黄兴及湖北、湖南领导人都致电云南军都督府,要求滇军出兵。在这种形势下,为支持邻省的革命,滇军先后援川、入黔、援藏,一路征战,不怕艰苦和牺牲,掀起了西南地区的革命浪潮。在民国初年,"滇军精锐,冠于全国。"滇军在这些斗争中得到了考验和锻炼。胜利班师后,蔡锷又对滇军进行了整编,使云南革命军成为一支坚强劲旅,为后来的护国战争培养了基本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