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松永劲节长存

Aimeli的博客
添加时间:2010-01-02

  最早知道梁漱溟的名字,是在“文革”时期的孩童时代,懵懵懂懂地只知道他是不属于无产阶级革命队伍的,属于被批判的对象。及至极“左”时代结束,随着书禁渐开,还历史以本来面目,才知道梁漱溟先生不仅是中国现代思想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是一名活跃于20世纪上半叶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更是一名直道而行、崇实求真的坦荡君子,心中敬仰。知悉梁先生生前曾在邹平县进行过长达七年的乡村建设实验,去世后又安葬在邹平县城南郊的黄山,便期待有朝一日能到邹平凭吊先生遗踪、拜谒先生之墓。无奈于俗务红尘之中,一直无缘见识距山东省城不过百公里之遥的这方山水。幸运的是,因为参加省委组织的新农村建设调研活动,自今年5月初起,已然三次踏上这块土地,得偿夙愿。
  由于前两次行程匆匆,拜谒先生之墓,是在第三次来邹平后。我们下榻的宾馆就坐落在安葬先生的黄山脚下,晚饭后,一行数人顺山路而上,于薄暮时分到达半山腰上的先生墓地。映入眼帘的首先是入口处两侧的碑文,右侧是北大教授、知名学者冯友兰先生题写的:“钩玄决疑,百年尽瘁,以发扬儒学为己任;廷争面折,一代直声,为同情农夫而直言”;左侧是我国第一位女外交官袁晓园教授题写的:“柏松永劲,明月胸襟示范;金石弥坚,高风亮节长存”。拾阶而上,便看到了由赵朴初老先生题写墓碑,梁先生弟子撰写诔文的梁先生墓冢。墓冢用当地的白色山石砌就,朴实无华,是表里如一的梁先生独立天地间的最好写照。看墓地四周刻着的当代硕儒大家们的颂挽之词,听着曾潜心研究梁先生思想、熟知先生生平的一同行者的介绍,一代宗师铮铮风骨,栩栩如生。
  梁漱溟先生广西桂林人,原名焕鼎,后以其字漱溟行世。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从事办学和乡村建设的研究和实践,由农村入手,图中国民族自救。抗战爆发后,乡村建设实验被迫停止,梁转移到西南大后方积极从事抗战活动,是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即后来的民盟)的主要发起人之一。抗战胜利后,又积极为国事而奔走。全国解放,他留在大陆参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梁漱溟先生

  建国后,受毛泽东委托,梁先生两次去农村考察。1953年在全国政协会及中央政府委员会扩大会上,因农民问题与毛泽东发生龃龉,面折廷争,刚直不阿,而后长期受到批判。梁先生并不信奉共产学说,但与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袖,从陈独秀、李大钊到毛泽东、周恩来等,都有过或亲切动人,或虽不融洽却明晰且理性的友谊。无论以什么角色身份出现,梁漱溟的行为不带功名利害色彩。他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周旋于大大小小的政治操作者之间,只基于一点:对认知的穷源竟委。在所有的人都没有兴致、没有胆量或者没有底气争下去的时候,就算只剩下他一个,梁漱溟先生也坚持着,且任风浪叠起一生不变。
  梁先生自称“不是学问中人,乃是问题中人”,一生用心思考两大问题,一是人生问题,一是社会问题,并且一旦有所觉悟便身体力行。他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为搞新乡村运动,举家从北京迁至邹平,在范仲淹读书的地方开辟了实验区,并于1931年出版其《乡村建设理论》一书,将其乡村建设思想理论化。梁先生的乡村建设实验前后历时七年,虽因日寇入侵、时局动荡,无果而终,其影响却颇为深远。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韩国新农村建设的成功,以及日本、台湾的农村建设中,均在其实践中吸收了梁先生乡村建设理论中有价值的内容,甚至一些可操作性的具体设计,如合作组织的建立等。在倡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我们依然可以从梁先生的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中,得到有益的借鉴。比如梁漱溟先生在其《乡村建设理论》中提出,经济建设要“从农业引发工业,更从工业推进农业;农业工业垒为推进,农业乃日进无疆”,就明显包涵了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工业要反哺农业的思想主张。由此可见,梁漱溟先生的乡村建设理论及其实践,是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的本土精神遗产。
  机缘巧合,在当年梁先生致力乡村建设实验的一方热土上,如今我们也在努力探索着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认知与智慧自然不及先生万分之一,唯求以先生的精神作为鞭策,情系农民,情系祖国,并为此而身体力行。
  告别先生,山下已是华灯初放,山城相映,美如图画。俯视今日邹平及国家之巨变,梁先生忠魂可安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