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範昭日月 英名垂汗青

──拜謁合肥包公墓
添加时间:2010-01-02

  從包公祠出來,沿著風景秀麗的包河南岸往東步行約5分鐘便到了包公墓園。 這是一座占地三公頃,園內建築面積3000余平方米,是國內目前較為完整的古代名臣墓園。
  包拯墓園由主墓區、碑廊、附墓區、地下墓室和管理區等組成。
  穿過墓園大門,先映入眼簾的是大型照壁。照壁高4.2米,寬10.2米,上刻有“包孝肅公墓園”六個蒼勁有力的楷書大字,照壁的後面是“子母雙石闕”。闕是古代宮殿、祠廟和陵墓肅穆處所的外部建築,通常左右各一,也有在大闕旁建一小闕的稱“子母雙石闕”。 母闕高6.4米,子闕高4.5米。
神道右邊立有“龜趺螭首神道碑”。碑上撰寫著包拯生平事跡,“龜趺螭首神道碑”豎立在之上,其實,是神道碑下的石座,民間習慣將它雕成似龜的動物形狀,是取其力大能負重的意思。
  穿過神門,一條筆直的“神道”直達包拯墓塚。神道右旁立有石柱,名叫“望柱”,又稱“華表”、“和表”、“桓表”和“誹謗之木”,相傳立柱之習原是堯舜時豎立于交通要道的木牌,讓人在上面寫諫言之用的。後來,秦始皇定“誹謗”為罪,加上木頭容易腐爛,就改用石柱,並在上面刻上多種形狀和花紋,並逐漸演變成設在橋梁、宮殿、城垣或陵墓等前作為標志和裝飾用的大柱。設在陵墓前的大柱又稱為“墓表”,一般常見的均為石造,柱身雕有蟠龍紋飾,上為雲板、蹲獸。包拯墓園的這根望柱,北宋時期二品官就是位應享受的待遇,柱呈八楞形,高3.6米,柱身刻有纏枝牡丹,柱的上端是壽桃型光焰。

  神道兩旁各有石羊、石虎、石人一對,組成墓前石刻群,名為“石像生”。墓前石刻群既是一個朝代的藝術型制,又表現了一個朝代的政體特征。包拯墓前的石刻群是按照北宋陵寢墓前石刻型制刻制的,其數量、品種則沿用唐制,顯示墓主是三品以上官員。
  登上幾級石階,迎面是包拯的享堂。享堂是包公墓園的重要建築,專供祭祀活動之用。享堂正門兩側的抱柱上挂著一副楹聯:“正氣懾王侯,鍘惡除奸傳萬世”;“遺風昭日月,蜀山淝水慶重光”。作者從“正氣”和“遺風”兩個方面頌揚包拯的政績和品德。一個“懾”字,寫出了包拯的明察善斷,執法如山及對王侯的威懾作用;一個“慶”字,點出了人民因懷念包拯而建墓園的欣慰之情,希望包拯的“遺風”得以發揚光大。
  享堂正門前的一副楹聯為安徽省已故著名學者吳孟複先生所撰。上寫:“廉吏可為來者是式,故鄉更美公乎其歸”。 享堂飛簷翹角,灰瓦彤柱,高約10米,是一座木結構九脊五開間的宋代建築風格的殿宇。殿內,20樽鑿花文飾的柱基上,聳立著20根丹紅國漆大柱,撐起椽梁昂枋,使大殿顯得氣宇軒昂,宏偉壯觀。享堂中央高支神龕,放置著包拯神位,神位前的供桌上設有香台,供瞻仰、祭祀者進香叩拜。神龕上方懸匾三塊。中間的匾額上寫的是“為政者師”,系清代江蘇王均撰寫,著名書法家劉炳森所書。左側為“正氣凜然”,為著名書畫家劉海粟題寫。右側為“清正廉明”,是原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題寫。
  享堂神龕兩端的巨柱上懸一長聯:“十五卷讜論排閶,江河不廢仰止高山,正道自千秋,宇宙聲名尊孝肅”;“九百年明德在世,人物凜然長留生氣,凌雲應一笑,歲時鄉國薦芳馨”。全聯上寫“論”,下寫“德”,對包拯的一生,作出了極高的評價。
  享堂之後是包拯的墳墓,墓前設有石燭台一對和石香爐一座,稱為"三供"。墓前的石碑上刻"宋樞密副使包孝肅公之墓"。包公墓呈拱起的半圓形,高5.2米,寬15立方米
  主墓的墳塚是用土堆起來的,方形,覆斗式,上面綠草如茵。墓塚依等級按宋代度制高一丈六尺。因春秋時期諸侯都是方形,後來就以方為貴。碑文是:“宋樞密副使包孝肅公拯之墓”。墓碑為龜趺螭首,趺上按宋代度制為九尺。墓前設祭桌,置三供。祭桌四面刻有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四神,表示方位。

  包拯墓塚的背東頭是碑廊園。碑廊占地面積500平方米,呈長方形,環廊四周共有詩文石碑約210余塊。其中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撰寫的《孝肅包公傳》,前外交部長姬鵬飛撰寫的“為政清廉,後世風範”,澳門知名人士、原全國政協副主席馬萬祺撰寫的“赤膽忠心匡社稷,鐵面無私慰萬民”,原國家經委主任袁寶華撰寫的“林環水繞古城秀,信是淮南第一州”,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廖漢生題書的“公生明,廉生威”,以及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沈鵬、副主席劉藝及劉炳森等當代著名書法家撰寫的紀念包公的碑文。
碑廊中間有一道屏風式的牆。牆西側為碑聯詩文,牆東側則以木雕、磚雕、石雕、竹刻等多種雕刻形式而構成的54平方米的大型包公政績圖。這些藝術精湛的作品,既提高了碑廊的精神文化品位,又展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徽派雕刻藝術,從而形成了獨特的墓園景點風格。包公政績圖上刻有:“家訓嚴明”、“奉使契丹”、“彈劾權貴”、“通惠民河”、“上言七事”、“陳州減糧”、“固邊強兵”、“微服私訪”、“開封出巡”、“審牛舌案”等10幅大型浮雕畫,全面真實地反映包拯生平與政績。
  由碑廊左門而出,前行五六十步,便到側門。側門位于主墓區與附葬區之間。側門的抱柱上有“忠正剛毅,清介廉明”一聯,為清宣統皇帝之弟溥傑所書。側門的門額上方置有“公正無私”四個大字的匾額,系前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溥松窗書寫。
  穿過側門,來到附葬區。附葬區內有包拯與夫人董氏合葬墓,長子包縊(潭州通判)與長媳崔氏合葬墓,次子包綬(潭州通判)與次媳文氏合葬墓,長孫包永年墓,以及包拯近裔無名氏合葬墓。
  合葬墓園內立有一塊石碑,上書包公臨終遺訓。全文曰:“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于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仰珙刊石豎于堂屋東壁,以詔後世。”碑文為趙樸初先生所書。
  從附葬區折回,下石階數十級,即到包拯墓室。墓室位于墓塚的正下方,全長34.6米,是根據原墓發掘資料營造而成。墓室呈拱形,長長墓道的青石上,懸挂著宋代石刻拓片《二十四孝圖》和《接迎圖》。在盞盞螭首龍鳳身踏雲狀的仿古燈的朦朧燈光照射下,墓道明晰可辨。端放在墓室前的包拯墓志銘蓋上刻有“宋樞密副史贈禮部尚書孝肅包公墓銘”十六個篆字,系北宋瑞安縣令文勛手筆。而墓志銘是由包拯生前同僚、密友吳奎撰寫,洋洋3000多字,記錄了包公腳踏實地,無私無畏,為革除弊政,為強國富民而奮斗的一生。兩扇厚重的漢白玉墓門,儼然洞開,2.4米長的黑色金絲楠木棺具,安臥在刻有纏枝牡丹的青石棺槨上,棺內安放著包拯遺骨。棺槨的左右,置放著隨葬品十二時神木俑。墓道上方的拱頂石刻蓮花,暗藏排氣孔,以保証墓室的空氣暢通。刻寫在邊門出口的一塊“鐵面無私”匾額對包拯清正廉明的形象與一生作了高度概括與生動說明。
  從墓室出來,再次回到包公墓塚前,再次行了三鞠躬禮。我肅立著,包公一生勤政為民,鐵面無私,回想包拯《家訓》,字字千鈞,他那忠正剛毅、清介廉明的為政之道正氣凜然,其風範長昭日月,英名永垂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