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人生”艺术名人苑清明纪念

添加时间:2007-04-01

                             
       已故著名京剧艺术家刘美娟是国家一级演员,曾任云南省京剧院副院长等职。1995年3月,刘美娟和丈夫李春仁及京剧界名家王文玉、宋玉玺一起,在昆明发起创办了少儿京剧艺术班。在她的号召下,从省京剧院离退休的许多京剧艺术家加入到这个行列。十年如一日地默默奉献,少儿京剧艺术班成绩斐然,为国家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
  4月1日上午,京剧少儿班的小朋友们在刘美娟的长眠地——金宝山艺术名人苑——作文艺表演。在铿铿的锣鼓声中,现场稚嫩的声音演唱着《天女散花》、《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智斗》、《打焦赞》等十多个京剧名段,特别是一群装扮有趣的“小猴子”们上台表演《金猴闹春》时,更是博得了众多市民的热烈掌声。其间,专业演员演唱《蝴蝶泉边》、《马铃儿响来玉鸟儿唱》和《小河淌水》,这些优美的名曲,使人们深情怀念长眠在此的著名电影演员杨丽坤和名曲改编尹宜公先生。
  演出结束后,大家来到已故艺术家们的墓位前,敬献鲜花表达敬意。著名京剧艺术家、京剧少儿班创始人刘美娟的女儿说:妈妈临终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京剧少儿班,今天的演出是现场汇报,妈妈在九泉之下可以含笑了。
  市民郑明兴当初听说老师要带孙女去金宝山演出,他当时心里还有疙瘩:“那不是公墓吗,干嘛非要去那种地方表演?”到达金宝山,看到现场艺术园林一样优美的环境、热闹的人流,他感觉对孙女的教育意义很大,马上改变了观念,支持这次活动。郑明兴说,平时孩子们多是在学校里接受书本教育,对于艺术名人了解不多,现在能通过集体纪念活动的形式,更直观地感受和学习,能够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市民王蓓也认为,以往清明扫墓只是各家单独祭祀家里的先辈,现在金宝山的纪念活动能提升缅怀和纪念的高度。通过了解艺术家们的生平事迹,了解鲜活的历史;通过现场气氛的感染,让孩子们记得更深刻。
       摘自《都市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