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云南开放大学、云南国防工业技术学校百名学生干部在金宝山边纵英烈广场集结,共同缅怀和纪念长眠于此的革命英烈,感悟生命的真谛。记者从金宝山了解到,清明期间,有包括公安边防部队士官学校、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等数十家学校、单位和团体自发来到金宝山祭扫革命英烈墓,祭扫人数超过千人。
一面面猎猎军旗,一座座肃穆的墓碑,一朵朵昂首挺立的菊花,仿佛在诉说着多少年来革命先辈英勇无畏的故事,高亢激昂的军歌更是奏响了一曲战士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冲锋陷阵的英勇之歌。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忠诚卫士英烈广场上、军魂园英雄墙和英烈们的墓碑上镌刻着英烈们的事迹,记载了无数个关于信仰、牺牲和生命的故事、波澜壮阔的人生。令身处和平时期的师生们深受触动。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面向英烈雕像,学生干部们在庄严的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词。跟随仪仗队手中挥舞的鲜红旗帜,师生们先后来到忠诚卫士英烈广场、边纵英烈广场、军魂园、维和英雄墓献花及瞻仰。
据金宝山企业发展部经理李健人介绍,今年清明期间,自发前来金宝山祭扫英烈墓的各界团体和个人是历年来最多的一年。从4月1日起,先后有昆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特警支队前来开展“缅怀英烈寄哀思,重温誓词扬正气”主题活动,便衣分局民警前来祭奠因公牺牲民警、全国公安二级英模马良昊,昆明市公安局盘龙分局、公安边防部队士官学校、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昆明市车管所等单位到忠诚卫士英烈广场祭扫维和英烈。“这样自发的祭扫活动,唤起了整座城市对于英雄的记忆。”李健人说道。
学生们在边纵英烈广场向先烈们敬献鲜花
现场,本次活动的发起人之一,云南国防工业技术学校陈洪同学的一席话,代表了前来祭扫同学的感受。“祭扫活动让我们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陈洪认为,历史的长河记载了多少英雄的事迹,有多少人为了祖国和家乡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今天我们来到这里祭扫革命烈士墓,缅怀革命先烈,不仅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历史,也让我们接受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对于生命意义的重新认识。“作为生长在和平年代的青年人,我们应该谨记先烈遗志,继承发扬革命传统和爱国精神。我们要以日渐丰富的学识做‘中国梦’的翅膀,以传递青春正能量做航标,以健硕的臂膀扛起民族复兴的重担,传承民族精神,振兴中华。”陈洪如是说。
学生们在忠诚卫士英烈广场前合影留念
云南开放大学老师李怡表示,清明节缅怀革命先烈是学校给同学们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让他们更好地接受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希望通过这样的“特殊一课”,让同学们走进英烈的故事,更加理解生命的意义。也希望以此进一步坚定理想和信念,发扬革命先烈不怕牺牲、不怕困难、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精神,面对自己的人生;更希望他们能永存一颗炙热的爱国之心,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奋斗不息。
记者了解到, 金宝山艺术园林16年来,先后建成了纪念革命英烈的主题园区军魂园、边纵英烈广场、忠诚卫士英烈广场以及英烈雕塑,编印了《金宝山爱国主义教育资料汇编》、《英雄墙上的红色人生》等书籍。金宝山也先后被省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命名为“三生教育实践基地”;被昆明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昆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同时,在金宝山清明节 “弘扬维和英烈精神,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系列活动,八·一建军节“让我们陪他们过八·一”的念活动已延续多年,期间参与纪念活动的人数超过十万人次。
诺仕达集团副总裁田军介绍,金宝山致力于建设成“为祖国、为云南作出贡献的人们”的纪念地,成为云南的“红色土壤”。“每一个人生故事都在诉说着忠诚和勇敢,每一段碑刻都见证了人民军队的成长历程,每一朵鲜花都寄托了人们的怀念和敬仰。”他表示,金宝山已经成为了一个露天的爱国主义教育大课堂,它以润物无声的方式熏陶着人们的思想,陶冶着人们的情操,为社会提供充满正能量的文化养份,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一个城市的人文根基,金宝山的各大“红色”园区已经成为红色文化’的土壤。作为人文文化的组成部分,“红色文化”具有其鲜明的特点,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贯穿始终的红色文化积淀成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希望在这片特殊的‘红色土壤’上,伟大的‘红色精神’能够传播,让一代一代的后辈在这里得到学习和启示,让红色精神能够不断继承和发扬。”田军如是说。
——文自《昆明日报》甄燕 徐晓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