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诺仕达集团副总裁任剑媚出席“忠魂归国”项目协调会,会议正式确定由诺仕达集团捐资并承建“中国远征军抗日将士纪念碑”。任副总裁表态:两个月时间完成纪念碑的全部建设,确保项目按期实施。
严阵以待 稳中求进
“中国远征军抗日将士纪念碑”是“忠魂归国”项目中唯一的实体建筑,它由纪念广场、英烈墓、活动广场共同构成,建筑面积680平方米,由诺仕达集团投资150万元建设。纪念广场的中心是4.2×3.8×2.8米的五面铸铜主体雕塑,正面以中国远征军“芒友会师”创作,背面是“中国远征军七十年祭”祭文;前面是5.0×4.0米的“中缅印战区示意图”铸铜地景;两侧是镌刻一万八千字的20个侧碑。英烈墓按照腾冲本地习俗设计,墓体下面的地宫用于安放迁葬到此的中国远征军将士遗骸。活动广场是举办纪念和缅怀的活动区域。两个月内要在一片毛地上将图纸上这些设计变为现实,面临着诸多困难。

任剑媚副总裁向相关领导讲解施工计划

省委统战部部长黄毅等领导审查主碑雕塑
方案初定,任剑媚副总裁随即带领集团相关人员,于6月27日到腾冲进行实地考察。落实了施工现场、石材供应、施工队伍等关键要素,主持修订了“工程进度表”。安排项目建设由金宝山艺术园林承担,春城财富置业有限公司的相关部门在石材采供、土建设计等方面全力配合,要求各部门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这个项目,全体人员立即按集团领导的指示投入到紧张有序的工作中。
由于腾冲属于亚热带气候的盆地地形,每年7、8、9三个月都是雨水集中的季节。7月初土建队伍到达施工现场,腾冲已经饱受雨水冲刷,到处都是泥泞。但是受工期时间限制,四家工程队必须同时作业,使得施工场地十分拥挤。为抢工期,只有搭建塑料棚遮盖作业面,施工人员在狭窄的地界上、在雨水中拼尽全力抢进度。在腾冲县相关部门的全力支持下,土建工程队苦干到8月初,为后续工程争取了时间。
由于腾冲属于亚热带气候的盆地地形,每年7、8、9三个月都是雨水集中的季节。7月初土建队伍到达施工现场,腾冲已经饱受雨水冲刷,到处都是泥泞。但是受工期时间限制,四家工程队必须同时作业,使得施工场地十分拥挤。为抢工期,只有搭建塑料棚遮盖作业面,施工人员在狭窄的地界上、在雨水中拼尽全力抢进度。在腾冲县相关部门的全力支持下,土建工程队苦干到8月初,为后续工程争取了时间。

冒雨施工深挖基础
承担主碑雕塑设计和制作的四川美院艺术家们,在岗头村租下工作场地,用半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体量为3.8×2.4×2.8米的泥稿大样制作,7月中旬经组委会领导两次会审,艺术家们综合各方意见后修改完善,并立即翻模运抵成都进行铸造。
热衷公益 奉献社会
“忠魂归国”组委会接受了金宝山提出的文字整合方案,在相关领导、文学家、史学专家和艺术家的通力协作下,涉及20块碑面、100平方米、一万八千多字的“中国远征军简介”、“中国远征军战斗序列”、“中国远征军主要战役”、“中国远征军高级殉国将领”等刻写内容,经反复修订先后确定下来。金宝山设计部随即投入紧张的排版和字模刻写。

喷色前重新复膜
8月9日,金宝山刻字队伍赶到腾冲,立即开始火山石碑面的打磨和刻字。工程项目涉及的侧碑体量高大、数目众多,碑体之间作业空间狭小,致使空气流通不畅且灰尘集中。在连绵不断的雨水中,刻字人员在挡雨棚下用灯具烘烤潮湿的碑面后贴上字模,在轰鸣的机器声中逐碑逐面操作,经过20多天的奋战,终于克服所有困难,按进度完成了文字刻写。为强化整体效果,金宝山决定对所有文字重新复膜喷色,从8月30日开始员工们继续奋战五天。
8月31日,铜铸的主雕塑和地景从成都运抵腾冲,腾冲天气也难得地放晴。在灿烂的阳光中,吊车吊臂越过高高的树尖,将方型的主雕塑一次吊装到位,现场不由响起一片掌声。至此,纪念碑工程的所有主要项目均已到位。经过局部的修整完善和文字喷色后即可交付。
8月31日,铜铸的主雕塑和地景从成都运抵腾冲,腾冲天气也难得地放晴。在灿烂的阳光中,吊车吊臂越过高高的树尖,将方型的主雕塑一次吊装到位,现场不由响起一片掌声。至此,纪念碑工程的所有主要项目均已到位。经过局部的修整完善和文字喷色后即可交付。

主雕塑吊装到位
9月6日,省侨联李嵘主席、腾冲县委段生荣副书记等领导来到现场,代表组委会进行了项目验收。相关领导对诺仕达集团接手“中国远征军抗日将士纪念碑”建设以来,从施工计划、合作协调、品质保障和艰苦奋斗几个方面,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认为:诺仕达集团在短时间内高质量完成纪念碑建设,既体现了企业对公益活动的倾力赞助,也再次印证了诺仕达集团“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企业精神。

省侨联李嵘主席、腾冲县段生荣副书记等领导验收项目
金宝山现场施工人员说:“工程所在地是腾冲出名的全国爱国教育基地——国殇墓园,墓园展室中的中国远征军当年浴血抗战的事迹,对我们是一次深刻的教育。我们的工作就是在纪念碑上镌刻历史,让后人记住那些在抗日战争中流血牺牲的英烈们。作为诺仕达人,我们为参与这个项目而骄傲,所做的一切都具有特别重要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