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重教 金宝山上忆师恩

添加时间:2010-09-11

    [提要] 一曲美乐寄托重教哀思,一份祝福表达尊师之情,尊师重教,金宝山上忆师恩。金宝山上,祭奠逝世老师。颂红烛、忆恩师,说起这次活动,金宝山有关负责人说,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教育的实施者,许多教师在三尺讲台上奉献自己的一生。
            一曲美乐寄托重教哀思 一份祝福表达尊师之情 尊师重教 金宝山上忆师恩
       
    “在这里,我能感受到浓浓的尊师情义,还能体会到质朴的教师文化!”当看着一支支红烛摆放成心形图案,听着一曲曲动听的音乐在山林间飘扬,退休老教师龚先生感慨地说。昨日,金宝山艺术园林2010年教师节系列活动拉开序幕,以“尊师重教”为主题,金宝山在教师节期间不仅通过展板在教师园广场举行“园丁故事”展出活动,举行“颂红烛,忆师恩”音乐、朗诵纪念会,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知识问答、影片放映等活动。

    引人注目
    一封越洋信感念亲人
    “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进入彩旗飘飘的金宝山教师园小广场,几块醒目的教师故事展板展现在市民面前。有老教师百年育人的真情故事,也有年轻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感人情怀,读着一个个感人故事,仿佛又让人回到学生时代,一位位尊敬的老师站在讲台上,手握粉笔,对着台下的孩子们谆谆教诲的身影,又映现在人们面前。
    当记者顺着几块展板,一一拜读教师们的故事时,其中一位来自大洋彼岸的信,吸引了记者的目光。“亲爱的妈妈,你在人间六十年。一生积极上进,爱党、爱国,爱读书报,孜孜不倦,刻苦钻研,追求人生真谛。在边疆,当知青,接受再教育。当老师,教书育人,深受好评。回昆明,教书、进厂,认真工作,一丝不苟,多次评为先进工作者。退休后,献余热,受聘社区,为居民服务,待人厚道,深受赞誉……亲爱的妈妈,你哺育我成长,你的养育之恩永远不会忘……”读着真挚的言语,不禁让人忍不住落泪。
    原来,这是在教师节来临之时,金宝山收到来自澳洲罗晓女士的一封信,远在海外的她,用这封信怀念安息在金宝山教师园的母亲龚德玲。龚德玲女士是一名从教几十年,积极上进的人民教师,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巧合的是,如今的罗晓也在从事教育工作,她在信中除了怀念母亲,也特别提到,要为传播中澳文化和友谊贡献一份力量。
    思念园丁
    一曲美乐寄托重教哀思
    上午10点,音乐响起,金宝山教师节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序幕,活动的第一项是“纪念音乐会”。在音乐会开始之前,金宝山的员工们,向“知识之门”敬献鲜花和红烛。接着,员工朗诵了《思念园丁》。当小提琴曲《明月千里寄相思》 响起,萨克斯演奏《昨日重现》缓缓在山林间飘扬,来到教师园的每一位嘉宾,都沉浸在悠扬的音乐中。
    边听着音乐,边跟着乐曲慢慢哼起来,已经70岁的陈仁老先生对记者说,他妻子是教师、儿子也是教师,早在几年前,他就来到金宝山参加过教师节活动。“教师园里的文化氛围,让人肃然起敬,也深深吸引着我们。”陈仁说,每次到这里他都喜欢来读一些同仁的墓志铭,“如乌蒙山上的一抹红,似金沙江边的一朵绿,绿了大地,红了山头……”读着这样一段墓志铭,陈仁说:“在教师园里,我感受到了一种被尊重的自豪。”
    当金宝山的员工们诗歌朗诵《九月飞歌》后,一首男声独唱《母亲》唱响了活动的高潮。已经75岁的老人饶虎元从教35年,他当即登台,朗诵了两副对联“教书已觉争名耻,育人更感逐利羞”、“孺子牛,吃草挤奶献孺子;塞翁马,离家引驹酬塞翁。”饶老先生说,每年来参加金宝山的尊师重教活动,都会被这里浓浓的尊师氛围所感动。在这里,所有的同仁像老朋友一样聊聊过去,追忆着讲台上的点点滴滴,逛逛金宝山的山林,玩味、感受着不一样的教师节味道。
    感恩活动
    一份祝福表达尊师之情
    音乐会结束之后,昨日下午,金宝山还举行了知识问答活动,同时,播放了反映教师题材的电影《新来的李老师》。据了解,金宝山为了给教师节增加一份文化纪念,还特意与北京海晏和清影视文化有限公司联系,争取到了这部电影的碟片,虽然这部电影还没有公映,但该影视公司有感于金宝山的良苦用心,特别刻制光碟快递给金宝山,这也意味着来到金宝山的来宾们,将成为云南第一批观赏到这部电影的观众。今日,金宝山还将继续放映这部片子,同时还将举行朗诵缅怀活动。
    颂红烛、忆恩师,说起这次活动,金宝山有关负责人说,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教育的实施者,许多教师在三尺讲台上奉献自己的一生。教师园以红烛寓意奉献精神,以讲台、书本、钢笔这些设计元素再现教学场景,寓意这里是一个永恒的课堂。每年,金宝山都会举行“感念师恩”活动,既是让老教师们感受到一份来自社会的关爱,也是对逝去的教师一份怀念和追忆,通过这样的活动,金宝山也希望以此营造尊师重教氛围,培固国家发展和民族兴旺的教育根基。

 记者 李荣 文(春城晚报) 来源: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