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祭扫刮文明风

添加时间:2010-04-05

    在全市13个经营性公墓和其它公墓,共有46万市民祭扫。“植一颗树、献一束花、放一曲音乐。”以鲜花换纸钱、种植纪念树、家庭追思会、网上祭奠等低碳环保的祭祀方式缅怀亲人,在昆明得到市民的普遍认同。今年的清明节变得愈加清洁和明净。
  家庭追思被认同
  特意从美国赶回昆明的张先生,参加为父亲举办的家庭追思会。昨天,张先生全家10口人,以家庭追思会的方式,祭奠过逝亲人的做法,在大旱之年成为昆明市民一种新的祭扫方式。
  昆明的吴先生在浙江开公司,今年他利用清明小长假赶回昆明,吴先生家每年都以家庭追思会的方式祭奠亲人。吴先生说:“我母亲临终前留下遗言,死后不占一分土地,不立墓立碑,把骨灰洒到滇池。5年来,我们兄弟姊妹都是从外地回昆明团聚,以家庭追思会的形式悼念她老人家。这种方式丝毫没有冲淡我内心对她的哀思。我认为扫墓也好,网上祭奠也罢,只要有心,没必要拘泥于形式。”
  以种植纪念树、召开家庭追思会、网上祭奠等文明、环保、安全的祭祀方式缅怀亲人,目前已得到昆明市民的普遍认同。大家认为,干旱之年选择家庭追思会等祭祀方式,可以预防火灾发生,同时让来自各地的亲人在清明节期间团聚,共同寄托哀思,能够更好地传递亲情,是一件很好的事。
  豪华祭品受冷遇
  清明节来临,记者走访一些祭品店看到,往年常见的祭品冥币、洗衣机、电视机、欧元、美金、香烟、新款手机、高档化妆品、金条、别墅、奔驰车等,今年清明节受到冷遇。在新闻路一家祭品店,商家说,去年清明节前的三四天,这类豪华祭品卖得很火爆,常常断货。20元的全套冥币、还有新式小跑车,甚至洋楼,许多市民一买就是200多元钱,一天可以卖2000多元钱。今年这些豪华祭品卖不动。
  一位来买祭品的市民,只买了糕点和水果。她说,今年旱情很严重,焚烧这些豪华祭祀用品,容易引发火灾,搞得墓地乌烟瘴气,用鲜花祭奠,既漂亮又保护环境。
  公墓垃圾少许多
  用鲜花换纸钱、香烛,以鲜花寄哀思,鞠躬敬故人。通过植树纪念、家庭追思会、网上祭奠等低碳祭扫方式,使得今年昆明的清明节市民祭扫方式吹拂着文明祭祀的新风。记者看到,在龙凤公墓、天碧陵园、观音山公墓、金宝山艺术园林等13家经营性公墓,前来扫墓的市民大多一改传统以燃放鞭炮、焚香烧纸、抛撒纸钱的祭扫方式,而是通过献花、踏青、植树种花、融入自然等文明祭祀的方式表达缅怀之情,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文明祭祀的新风。
  玉案山公墓管理所所长杨奇林说,往年,清明人们祭祀过后,会留下约40吨的垃圾,管理所要耗费大量人力去清理垃圾。今年,由于政府严禁上坟点香烛、放鞭炮、烧纸钱等不文明、不安全的祭祀行为,发起鲜花换纸钱、香烛活动,所以,今年清明节祭扫的垃圾明显减少了一半。

来源:昆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