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日)下午,云南省殡葬协会会长唐尚林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金宝山通过多年的努力和崛起,影响力早已超出云南省,已经做成了全国数一数二的陵园企业,产生了为殡葬改革夯实群众基础的示范效应。
中国殡葬革稳步推行
记者:目前云南省殡葬改革情况如何?
唐尚林:其实早在1956年,国家就开始推行殡葬改革,如今这项改革已经进行了50多年,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殡葬行业的改革已进入稳步推行、平稳运行、可持续发展的阶段。但从横向比较,云南省殡葬改革水平还是远远落后全国的。
云南地处边疆,人们的思想观念转变过慢是重要原因,如目前云南的殡仪馆已经达到79个,在硬件上已经基本能够满足大部分逝者的火化需求,但火化率增长仍然缓慢。
记者:目前要迅速推进云南的殡葬改革,突破点在什么地方?
唐尚林:关键一点是在思想观念上对人们加以正确引导,除了引导,还要示范,让大家逐渐接受新式的安葬方式和祭祀形式。就云南省的现状而言现代殡葬观,于殡而言,就是文明祭祀;于葬而言,就是火化后的骨灰葬。公墓里的骨灰墓葬占地1平方米,而土葬(指棺葬)平均占地15平方米,两者相差15倍,全省要节约多少土地?还不算所节约的木材。
让国内同行刮目相看
记者:陵园作为一个场所,既是死者安葬之地,又是生者祭祀之所,它在殡葬改革中能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唐尚林:实话说,陵园并非殡葬改革的终极目的。但是在殡葬改革的过程中,特别是对云南这样殡葬业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地区来说,一座现代陵园能够起到一个标杆的作用,成为展示现代殡葬方式和祭祀方式的示范地,成为现代殡葬观念的传播地。
记者:那么云南目前有没有这样旗帜性的陵园企业呢?
唐尚林:虽然云南殡葬行业整体发展水平落后,但这并不意味着云南并没有做得出色的陵园企业,例如金宝山艺术园林不仅在云南领先同行,乃至在全国同行业中也是数一数二的企业。这是目前云南省惟一担任中国公墓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单位和中国殡葬协会理事单位的陵园企业。这一点令全国的殡葬行业同仁对云南省刮目相看。
为殡葬改革夯实群众基础
记者:您认为金宝山在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出色?
唐尚林:首先,在硬件方面,金宝山良好地结合了陵园本来的地势和植被,并融入发达国家陵园建设的先进理念,做成了一个集湖光山色于一体的生态园林,完全颠覆了凄凉阴森的传统墓地形象;其次,在服务上,金宝山在全国首创圆满服务理念,充分体现了尊重逝者眷顾生者的现代人文理念,用优质专业的殡仪服务关怀人生;然而最让我关注的一点,是金宝山多年来不遗余力地向社会传播现代文明的殡葬观,例如去年的清明文化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体现了龙头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记者:金宝山的这些做法,对殡葬改革有什么意义呢?
唐尚林:你可以看到,现在每天都有很多人到金宝山进行游玩、参观等活动,这说明金宝山已经通过努力,让自身完全地融入到这个城市之中,完全改变了人们过去对传统墓园忌讳和厌恶的态度,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如果人们生前都能够接受它,逝去后安眠于此更是理所当然。所谓金宝山为殡葬改革夯实群众基础,就是指群众接受它的同时,就是接受了现代殡葬观。现代殡葬观被大家普遍接受时,乱埋乱葬、火化率偏低等现象就迎刃而解。所以,金宝山在转变群众殡葬观念方面功不可没,而且对陵园企业有普遍的示范意义。
多个“惟一”展示领头羊风采
行业翘楚不是说出来的,而是用大量的事实证明出来的。以下是金宝山艺术园林多年来创下的全国、云南、昆明市“惟一”纪录:
●云南惟一中国公墓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单位
●云南惟一中国殡葬协会理事单位
●云南惟一国际殡协成员单位
●全国最先发起并承办“中国现代陵园论坛”
●全国最先发起主办“清明文化周”,被国家民政部列为全国典范
●昆明市政府授予“质量、价格信得过单位”,为全省惟一
●昆明市政府授予“园林单位”,为全省惟一
●军魂园,昆明市惟一的革命军人主题陵园区
●教师园,云南惟一为尊师而兴建的主题园区
●建勋园,云南惟一记录建设者功勋的主题园区
●云南惟一开设网站的陵园企业
●全省首创鲜花葬
●塔葬数量为全省之最
●草坪葬数量为全省之最
业内权威眼中的金宝山
国家民政部原副部长李宝库:
2001年11月20日,国家民政部原副部长李宝库在考察金宝山艺术园林时给予高度评价并题词:“我观金宝山,山清水秀,环境清幽,气势不凡,将传统文化与殡葬改革融为一体,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可谓匠心独运。”
国家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
2005年9月2日,国家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在视察金宝山时赞誉:“金宝山园区建设具有很高的文化氛围,体现了现代陵园的崭新形象,让陵园变成了人们优秀精神传承的教育基地,值得赞扬和推广。园区建设不仅实现了优美的园林化,而且多形态、多风格的安葬形式,完全符合殡葬改革的发展思路。金宝山代表了全国陵园的高水平,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现代文化陵园。”
中国殡葬协会会长陈群林:
我是比较完整地看完了金宝山艺术园林的园区布局和安葬形式,这里的墓葬、塔葬、鲜花葬、壁葬等多种形式,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客户需求,符合公墓建设多元化的发展方向。“生命公园”的主题将传统文化与殡葬改革融会贯通,示范了现代陵园的模式,在全国做出了表率。
某知名大学教育研究所钮则诚教授:
我走遍全国,也没有见过像金宝山这样的陵园,离市区不远,占地面积达2500多亩。金宝山的多元化开发,使人在里面不仅能游玩,更能感受到生命的意义,产生深层次的思索,起到社会教化的作用。
上海理工大学政策研究室主任乔宽元教授:
人死重于人生,因为大多数人在死去时已经为社会作出了或大或小的贡献。一个好的陵园,不仅是一个公墓,更是一座历史博物馆,因为每个人都是一部历史,它应该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变迁。金宝山就是这样一种园林,它一定会成为昆明市一处独特的景观。
长沙民政学院殡仪系主任王夫子教授:
在我所看过的不下100个公墓和陵园中,金宝山是佼佼者。金宝山集北方陵园的规模宏大和南方陵园的艺术格调为一体,兼容了气派和灵性。这种重要的陵园发展模式,可以作为我们今后寻找生命寄托的一个重要方向。
福州三山陵园企划部副总经理俞建才:
金宝山是我见过的规划相当好的陵园之一,其主要特征是园区硬化地面较少,尽可能地因山就水,保留了大自然最原始的生态,使它有可能成为后人前来瞻仰的圣地。这种规划和建园模式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准。
来源:都市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