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怀念

宣传普及商品经济知识云南第一人

    云南省长期以自然经济为主,商品经济很不发达,广大的县、区、乡干部,思想上深深打着自然经济的烙印。怎样才能使人们从自然经济的思想束缚中解脱出来,树立商品经济新观念?朱应庚为之苦苦思索,最终找到两个字的答案:普及
    在云南省政协六届一次全会上,讨论“沿海地区实施新的经济发展战略,云南应该怎么办”的问题时,朱应庚在大会上作了发言。他提出为了加速云南商品经济的发展,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云南省党政领导应当办好两件大事,其中一件就是“要像普及法律常识那样,在云南用一年左右的时间,组织干部和群众,分批分期学习商品经济理论,更新观念,逐步消除自然经济对人们思想的影响,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扫清思想障碍。”
    朱应庚大声疾呼宣传商品经济理论、普及商品经济知识的同时,身体力行奔走在第一线。这时,朱老已年近古稀,并患有冠心病、高血压、胆囊炎等疾病,本可在家安度晚年。然而,为了把商品经济知识普及到千家万户,他带病坚持,风雨无阻,不惜踏遍云南的山山水水,要向整个社会宣讲商品经济。
    受省领导委托,由云南省经济学会组织的商品经济知识宣讲组到地州宣讲。朱应庚主讲《关于发展商品经济的若干理论认识问题》。他先后到各地州、市、县宣讲商品经济。1987年8月,朱应庚去东川、昭通宣讲时,正值雨季和泥石流的高发季节,公路塌方时有发生,汽车行驶很危险,朱老却毫无惧色地说:“只有身临其境,才能真正体验到泥石流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危害。”在昭通讲课时,朱老一天讲了8个小时,讲完后大汗淋漓,脸色发紫,听讲的领导和群众无不为朱老的这种精神所深深感动。
    朱老宣讲由浅入深,联系实际,生动具体,融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为一体,便于理解,便于操作。人们说:“听朱教授讲课,完全是一种享受、一种陶冶。”到地、州去宣讲商品经济理论,他讲的是发展商品经济的理论问题,他却生动具体地讲清了由自然经济问题向商品经济的转化和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认识不清的10个问题。他结合当地的实例,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生动风趣的讲演常使会场里响起阵阵掌声和笑声。一次,他在讲到调整经济结构时,他强调所有制形式要适合生产力水平,不能一概而论认为“个体不如集体,集体不如全民”。他举了个例子,如果把卖烧饵饣夬办成国营企业,那得设一群管理人员:经理、副经理、会计、出纳、烧饵饣夬师傅……这样成本增高,买时手续麻烦。其实,卖烧饵饣夬生产力水平低、技术含量低,又是分散作业,由个体来搞就比集体、国营好得多。个体卖烧饵饣夬,经理、师傅、会计、出纳都是一个人,烧一下就卖,一分钟就能吃,既方便群众,又增加就业。这时,会场里的人们发出阵阵会心的微笑。
    “不停顿地追求,无止境地探索”。这是朱应庚教授的人格特点。1988年5月上旬,朱老在楚雄州宣讲商品经济的基础理论知识时,他说:“我要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商品经济的基础理论普及到还未宣讲过的地州,特别是云南省的41个贫困县。”这里记录着一组数字:自1984年以来,朱应庚教授为普及宣讲商品经济知识,4年间足迹踏遍12个地州、50多个县市,行程3万多公里,作学术报告百余场,听众5万多人次以上……这几个普普通通的数字,凝聚着朱教授热爱祖国、建设云南的心血和奉献精神。人们对朱应庚的辛勤劳动作出的评价:“他把晚年献给了社会课堂!”
云南省的领导和干部称赞朱应庚教授是“宣讲普及商品经济知识的云南第一人”。
    2002年12月,笔者拜访了朱应庚教授。在朱先生整洁而温馨的家里,他正在聚精会神地学习党的十六大文件。一见面,他就激动不已地说:“十六大开得非常好、非常成功,真是盛世盛会,人心振奋!”其实,朱老并不是一位容易激动的人,这是发自内心的兴奋和喜悦。他接着说,党的十六大对我们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把我们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更加美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十几年前,邓小平同志预言:“下个世纪中国是很有希望的。”这个预言一定会成为事实。对此,他抱有必胜的信心。
    告别朱老的时候,他用诗一般的语言说:在十六大精神鼓舞下,祖国大地,姹紫嫣红,气象万千;云南人民,朝气蓬勃,充满发展的活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现曙光。现在需要的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团结奋进,再创非凡的业绩。他说,让我们以此共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