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怀念
杨丽坤墓型设计说明
杨丽坤女士是著名的电影表演艺术家,更是云南人民的骄傲。
设计根据杨丽坤女士在云南人民心目中的形象为依托,着重烘托了杨女士追求真、善、美的人格魅力。
在造型设计上,以人们熟悉的微缩石林为主背景,美丽善良的彝乡姑娘"阿诗玛",就像传说一般,化为了一尊石像,翘首屹立,守侯在生她、养她的这方红土地上,坚实而挺拔,生动地再现了备受人们敬仰、坚贞不屈的阿诗玛--杨丽坤。
部份从杨女士的电影表演生涯出发,模仿电影胶片的造型,肯定了杨女士在《五朵金花》和《阿诗玛》两部剧目中的出色表演,和她为祖国电影事业所写下的华彩篇章;椭圆形的彩色照片镶嵌在红色花岗石的中心,寓意着这方水土滋养出了杨老师这样一颗璀璨的明珠;而整个碑心的造型又像一只展翅的蝴蝶,使人们想起那个在蝴蝶泉边梳妆的美丽少女,她仿佛就在我们面前,且化作一只蝴蝶与故乡静静地依偎。在墓穴四周植物的簇拥围合下,"美丽的金花,美丽的阿诗玛"的字句,提示着杨女士就安葬在这里,她那发自内心的充满朴素的美丽,天然雕饰,展开的书型上,镌刻着她一生所执着的、追求的、拥有的――"纯洁 " 、"善良"的品质。在植物配景上,"石林"背景旁的五针松,有着和杨丽坤女士一样坚定的信念,不屈的性格;"阿诗玛"脚下的山茶花树,提点出杨女士不愧为红土高原的优秀女儿;两侧的云南含笑,寓意着杨女士虽历经坎坷,仍含笑人生的纯良。这些植物就是金花,就是阿诗玛,就是杨丽坤,她的鲜香展现在众人面前,回荡在人们心中。
微缩石林的主背景,铭刻着《阿诗玛》长诗中的篇章:"云散我不散,日灭我不灭,我的灵魂永不散,我的声音永不灭。从此以后,我们不能同住一家,但还是同住一乡,同住一块地方。
……你在山下叫我,我就在山顶上回答。……你们来叫我,我就应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