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怀念
战友追忆李钦:永远的敬仰
李钦和我是共事23年的老战友。自相识的第一天起,他的为人,他的处事,他的作为,一直让我敬仰。当噩耗从海地传来,我知道,我一直敬仰的老战友与我不辞而别了,留下我一个人,让我一生地敬仰,永远地敬仰。
第一次见到李钦,是在1987年12月的一天。李钦从昆明陆军学院调到红河边防支队工作,来找我办理供给手续。在办理手续时,我好奇地问他,怎么从昆明调来红河呢。昆明是省会大城市,红河只是偏远的边疆,无论那一个条件红河都比不上昆明。李钦说,因为公安边防部队履行边境管理职能的需要,组织决定安排我到红河工作。| 舍弃优越的工作环境,从昆明来到红河,为的是公安边防事业需要。第一次接触,李钦让我敬仰,敬仰他的忠诚。
工作后,我们俩同在一个机关。感觉他话不多,做事很认真,走路说话都很正规。我一开始还以为他可能刚到新环境,有些拘谨,没有想到他一直都这样。他当战士时就是军事训练的佼佼者,言行举止都严格按条令条例来。后来考入军校,在认真学习功课的同时,军事课目从来没有落下过。军校毕业,他因成绩出众而留校工作。|
我入伍后一直从事后勤工作,比起他,军事素质差远了。每次看到他干净利落的动作,听到他简明有力的口令,让我总有一番感慨。我不得不敬仰,他是一个军事素质过硬的军人。
1989年9月,我考入军校,离开了红河边防支队,与李钦和其他战友一一告别。那也是我和李钦相识以来分别最长的一次。
1991年8月,军校毕业,分配到云南边防总队工作。这时李钦也在总队机关,分别两年的老战友又在一起共事,颇有一番他乡遇知己的欣喜。在同一个机关工作,我们俩生活上相互关照,工作上相互鼓励。交往比以前更多了,感情也与日俱增。
李钦一生都坚持工作第一,事业至上。他对工作十分投入,无论身为普通干部、还是走上领导岗位,凡事亲历亲为,身先士卒。2003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作出加强边境管理的一系列指示,为完成好任务,担任总队司令部副参谋长的李钦,连续一个星期吃住在办公室,沙发就是他的床,盒饭、方便面就是他的中晚餐。他凡事亲自过问,严格把关,最终云南边防总队圆满完成任务,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一致赞扬。有一天晚上,我也在加班。当时是初冬,天气寒冷,能量消耗大,肚子饿得快。深夜12点时,我去买方便面当夜宵,看见5楼的灯亮着,也顺便多买了一些送去。没有想到在5楼加班的是我的老战友李钦和几位年轻的同志。吃完泡面,已经是凌晨一点多了,我回宿舍休息,5楼的灯还亮着。后来我问加班的年轻同志,他们说李副参谋长到凌晨五点多才休息,困了就在办公室的沙发上打个盹,他在办公室吃住整整一星期了。我听了,很是心疼,去他办公室要劝他多注意身体,别那么拼命。那时总队机关办公楼办公室很小,放了一张沙发就显得更拥挤了。更让我感到心痛的放在沙发上的那件军大衣。我指着军大衣问他,你就盖这个。李钦点点头,说习惯了,挺好的。
李钦勇于挑重担,也善于在逆境中完成急难险重任务。2002年6月,调任红河边防支队副支队长兼河口边防大队大队长。面对河口大队基础设施落后、部队管理松散、士气低落的情况,他从后勤保障抓起,积极筹集经费40余万元,为身处炎热环境的河口边防大队官兵安装空调,结束了该大队用电风扇降温的历史。当时我担任总队后勤部财务处处长,李钦千方百计筹集安装空调的经费事我很清楚。李钦在争取上级部门经费的同时,积极奔走当地党委政府,并取得大力支持。他以身作则节约各项经费开支,终于把40万元凑齐。
安装了空调,官兵们的工作生活环境改善了。李钦狠抓管理部队、加强队伍建设和业务素质提高,使河口边防大队在短短的十个月内焕然一新,成为一支驻守在中越边境的素质过硬、纪律严明、业务水平高的执勤执法队伍。因业绩突出,调任河口边防大队仅十个月,李钦被提拔为总队司令部副参谋长。
2005年11月,李钦受命侦办“11•02”特大跨国毒品案。他们出发去境外办案那天,李钦打电话给我,说他们要出境办案,需要携带一些外币。那天是星期天,银行无法兑换外币,我只好四处奔走,到友邻的一些外事单位借钱,跑了十几家单位才把钱借到。后来李钦带领的专案组历尽惊险最终将案件侦破,缴获海洛因720公斤。回总队时,他拉着我一定要和他们专案组成员合影留念,让我分享胜利的战果。他还说,“11•02”专案的侦破,不仅是他们专案组的功劳,业务部门的功劳,也和后勤保障分不开,和每一个战友的支持分不开。他的话让我深受感动。李钦勇于担当精神,不居功、不贪功的心胸和气度让我敬仰。
李钦是一个非常讲原则的好领导。我担任财务处长期间,李钦负责办理了很多案件案件,尤其是毒品案。无论是办案经费开支,上交罚没物资,李钦都一丝不苟,清清楚楚,不乱花一分钱,不占公家任何便宜。我们财务处对办案经费和罚没物资的管理,时常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李钦功不可没。
尽管李钦一直在司令部工作,但凡事他都主动和其他部门协调。他不愧是优秀的带兵干部,工作主动,讲究配合,效率很高。2005年12月31日,已经深夜1点多了,根据总队领导安排,他和我一起去省公安厅禁毒局财务装备处协调禁毒经费立项问题。李钦以娴熟的业务知识,向禁毒局领导详细汇报边境一线禁毒力量部署计划以及修建禁毒设施的必要性。后来禁毒局领导和省发改委的领导同意了他的请求,并经过省公安厅、省发改委等部门立项,报请国家发改委审批,最终下拨3000万元的禁毒基础设施场地建设专项经费。如果没有他从业务需要讲清道理,我一个人是申请不到这笔经费的。我们俩相互配合,及时准确地向禁毒局领导反映部队存在的困难,申请到经费,解决了基层部队开展三年禁毒人民战争经费保障困难。
李钦在工作中主动作为、顾全大局、勇挑重担、原则性强的精神让我敬仰,我也一直以他为榜样,鼓励自己,鞭策自己。
我和李钦是邻居,他家在三楼,我家在四楼。2004年8月,我们两家同时装修房子,李钦一直忙于工作,很少过问。我问他需要我做什么。他说,装修房子全靠你嫂子一个人打理,我太忙了,很少过问,有空请你多帮帮她看看。 李钦是个好父亲。他工作很忙,但十分关心女儿的学习。他的女儿和我的儿子读初中时同读一所学校。2008年他第一次去海地维和时,十分挂念女儿的中考,再三叮嘱我有空到学校看望老师时,也要时常过问他女儿的成绩。
今年元旦,我给远在海地的李钦发了一条祝福短信。短信发出不久,他就打来电话,向我报平安。他说海地环境艰苦,任务繁重,形势严峻,但他会把部队带好。他还过问起我的工作情况,让我踏实工作,勇于完成总队党委赋予的工作任务。我还说等他回来,要一起喝他的庆功酒。 为了国家,为了世界,为了人类和平,李钦带领维和队伍毅然踏上第二次维和的征程。为了国家,为了世界,为了人类和平,让我一直敬仰的老战友永远地离开了我,永远地离开了他的许许多多战友。留给我的,留给我们的,是一生的敬仰,永远的敬仰。
(本文来源:人民网 )(作者系云南公安边防总队后勤部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