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境界:从爱到仁爱——5.12大地震的生命教育

添加时间:2010-09-29

      作者:何仁富(浙江传媒学院生命教育研究所)
    亲爱的人死亡,是你永不能补偿的悲痛。这没有哲学能安慰你,也不必要哲学来安慰你。因为这是你应有的悲痛。但是你当知道,这悲痛之最深处,不只是你在茫茫宇宙间无处觅他的音容。同时是你觉得你对他处处都是罪过,你对他有无穷的咎心。你觉得他一切都是对的,都是好的,错失都在你自己。这时是你道德的自我开始真正呈露的时候。你将从此更对于尚生存的亲爱的人,表现你更深厚的爱,你将从此更认识你对于人生应尽之责任。你觉唯有如此,才能挽救你的罪过于万一。如是你的悲痛,同时帮助你有更多的人格之实现了。
                                                ——唐君毅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令每一个对此关注的人都不得不重新面对生死的命题:生命如此脆弱,死亡如此不可抗拒,我们要怎样消解对于死亡的强大焦虑,又如何能从容而有尊严地生活?这次抗灾,最为响亮、最激动人心,也最具有凝聚力的口号,大概就是“人的生命重于一切”。这句简单的口号实际上是提出了一个“生命至上”的理念,强调的是人的生命价值的至高性与普世性。这里所说的“至高性”,就是认定人的生命的价值具有绝对性,它高于一切价值,它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手段。这里所说的“生命”,就是具体的一个一个的“生命个体”。我们说:“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指的也是一个一个的具体的生命;我们说“为人的生命负责”,就是为“每一个个体生命负责”。这一次救灾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在灾难面前人人平等”。所有的人在这次救灾中的共同感受,由此形成了“生命共同体”的概念。其背后是一个普世价值观念:“每一个人的不幸都与我们有关,每一个地方的不公正都是对我们的羞辱,每一次对别人苦难的冷漠都是我们为命运自挖的墓地。”这样的普世价值观念,也同时存在于中国的传统观念之中。这就是“爱”与“仁爱”。
    一、爱:生命对生命的触抚与领会
    在我们举国同哀5.12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时,我们除了对死难者寄予深切的哀思和永远的纪念、对幸存者寄予深厚的同情和现实的帮助外,我们还需要用我们自己的心去深情领会生命本身,不管是他人的生命还是自己的生命,不管是已逝者的生命还是仍健在者的生命。
这种领会是从外向内的,是从人向己的,是从低向高的,是从心到行的。
    感受生命。面对大灾难带来的巨大的生命冲击,我们首先是感受生命——用心感受。感受是我们的心接收到外界信息而受到影响,这是最直观、最直接的体验。面对电视、网络、报纸各种媒体所呈现的灾区各种生命故事,我们会动用我们的心去直观而直接地感受那些受到灾难威胁和毁灭的生命以及生命场景。这些感受会进一步激发起我们自己内在生命的原动力,包括我们的情感、意识、无意识、意志等等,尤其是情感。从生命教育角度说,我们首先必须有意识地去感受生命,感受他人的生命。只有充分直接而强烈的感受,才可能激发出我们自己生命的力量而进入生命的感动。
    感动生命。感受的强烈程度直接影响我们自己生命所受到的感动的程度。感动不再只是一种直观体验,而是我们自己生命更为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是我们的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并引起同情或向慕。当我们看到一个个舍己救人的场景时,我们会为生命的博大而感动;当我们看到那么多无辜的生命在瞬间被抛入另一个世界时,我们会为生命的脆弱而感动;当我们看到经历100多个小时还奇迹般活下来的生命奇迹时,我们会为生命的强大而感动;当我们看到举国同哀已逝生命时,我们会为生命的感通而感动。感动之情,会将我们因于日常生活的平淡而沉寂的生命意识搅动,会让我们生命的血流更加奔腾,会让我们的生命力量更加积极地勃发。
    感通生命。当我们的生命被感动即发出强大力量时,我们生命的能量就会被敞现出来,我们生命的力量就会被延伸出去,于是我们生命的宽度就会在瞬间被大大延展。由是,我们的生命与他人的生命就会出现交集、关联、作用,甚至重叠。此时,他人的痛就会成为我们心中的痛;他人的哀就会成为我们自己的哀;他人的苦就会成为我们自己的苦。我们就会用我们的心去触摸他人受伤的心。此所谓感同身受是也。感通是基于人之为人的基本生命意识,所谓路人见孺子将入于井而必生恻隐之心。因为感通,所以我们会有感通的情感体验,共同的情感激发。因为感通,逝者不再是孤寂的逝者,而是可以寄托深情厚意的逝者。全国哀悼日的举国同哀遇难同胞,是这种生命感通的最好呈现,也是生命教育的独特形式。
    感格生命。感通生命是生命与生命的情感碰撞,是生命宽度的增加。但是,在灾难面前,特别是在大灾难面前,只有这种生命的感通还是不够的。尽管我可以感同身受地体验他人生命的痛苦,可是如果只是我们自己去体验,那么他人生命的痛苦就不会因为我们的这种感通而有丝毫减少。因此,在感通基础上,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感格生命。感格者,谓感于此而达于彼也。我们的生命因此而感动,并同样体验到其他生命的痛苦而有感通,我们还必须通达于他人的生命,将我们的感同身受、将我们的关切、将我们的语言和行动,传递到那些苦痛的生命,这就是“达于彼”。从感格生命来说,重要的不是我们为那些痛苦和灾难流了多少泪,而是出了多少力。捐钱捐物,做志愿者,就是我们在感格生命处的生命意识的直接彰显。
    感激生命。如果说感受、感动、感通、感格都更多是着眼于自己生命与他人生命的关联,那么感激生命则更加强调我们如何从这种关联中寻找自己生命的力量依据,着眼于我们自己生命的拓展与跃升。因为有生命的消逝,所以我们感激我们还活着;因为有他人生命的伤残,我们当感激我们生命的健康;因为有他人生命的苦难,我们当感激我们自己生命的自如。此感激,当然不是自鸣得意,不是自以为是。因为,所有你生命的外在和内在的东西都不是你自己单独获得的,即使是,那也是生命本身而不是你,你必须感激那些赋予你生命的所有。感激天地,赋予你生命的可能与现实;感激父母,给与你生命的延绵;感激先贤,给与你生命以灵魂粮食;感激老师,给与你生命以飞翔的翅膀。感激亲情友情爱情;感激天地圣贤父母;感激兄弟姐妹朋友;感激路人与仇敌;感激苍生万物!在这些感激中,你突然发现,你的生命不再单单只属于你自己的,你属于所有。你珍惜你的生命,就是珍惜宇宙一切;你实践你的生命就是创造一切。在感激中生活,你的生命不再孤单,你的生命不再弱小,你的生命也不再枯萎。
    二、仁爱:生命对人文的领受与彰显
    每一场灾难都是大自然给能思考的人类的一道强烈闪电,将早已偏离生命轨道杂质的心烤得更糊涂,与此同时,也为自我修炼的心灵照进极地之光。一场突如其来的天灾,不可预警地终止了几万人的生命,也终止了几万个生命的思考。大自然愿意仁慈地给予我们一切,也能够无情地夺走一切。
    亚里士多德说,人之所以对别人的悲惨遭遇产生同情,是因为这些悲惨遭遇也有可能会落在自己身上。我们很多人,可能一生都不会遇上大地震,不会因为地震而失去自己的生命或者亲人、爱人的生命,也不会目睹与自己血相连、心相连的人因地震而遭遇苦难。但是我们和我们的亲人、爱人却都会失去生命,都可能遭遇各种身心的痛楚,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当我们在离四川很远的、安全的其他地方,从电视、报纸上看到那些死去的、未死去的、受伤的、未受伤的粘血带泪的人们,我们真的无法不同情;我们的仁爱之心真的无法不被激发、被扩充。
    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人之为人,人的生命的真正意义所在,就在于人能够感通他人的生命,面对他人之陷于不测能产生“不忍人之心”,并由此而生“仁义礼智”之四端。在大灾难面前,人的生命所具有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及其扩充生养出的中华民族优良的仁、义、礼、智之德,皆得以彰显和澄明。
    中华民族素有“泛爱众”的仁爱情怀,有“济世兼爱”的悯爱品德,这便是由恻隐之心扩展而出的仁德。在汶川大地震的抗震救灾中,我们进一步深刻地体会到、全面而无遮拦地领略到了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仁爱精神。从“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都要千方百计地抢救”的话语,到无数各行各业的救援人员视灾民如亲人、待罹患者如至爱的情愫,从失去生命时的无比悲痛到救出被掩埋在废墟中的灾民时的无比喜悦,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关爱生命、生存万岁成了一条牵引和沟通灾患内外人们的重要神经线。
    中华民族素有“仁以为己任”的义勇精神,这是由羞恶之心扩充而发展出的义德。面对灾难,如果不是站起来,就必然会被压下去。灾难来临后,中华民族强忍着悲痛,以镇静的心理、坚强的毅力、果敢的行动迎战灾难,抗击不测,不仅没有被灾难吓倒,不仅没有屈服于灾难,反而大胆地站起来,走上去,勇敢顽强地与灾难对抗,与死神赛跑,既不放弃一丝一毫获得生命的希望,也尽最大努力摆脱灾难带来的危险和威胁,力争早日消除灾难的破坏性后果,这种抗争精神无论是在灾民身上,还是在救援者身上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体现。
    中华民族素有“先人后己”、“先公后私”的礼仪品行,这是由辞让之心扩充生长而来的礼德。中华民族向来葆有团结统一的优良传统,信奉天下一家,相信互依共存。灾难虽然发生在一时一域,但全民族人民却感同身受,视若己身。灾难降临后,整个中国动员了起来,全体人民行动了起来,地不分南北,人无论老幼,上下归心、全民一愿,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万众一心、同舟共济,在哀悼中彰显情之相连,在捐款中体现爱之绵延。在一定意义上说,这次抗震救灾无疑创造了一次全中国人团结动员的最佳范例,也为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互助精神提供了最好的证明。
    中华民族素有“识大体”的智慧之德,这是由是非之心扩充培育出的智德。灾难危及生命时,舍己者方显道德之高;人我利益不可共存时,为人者才称奉献之士。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有的人为了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放弃了救援自己亲眷的机会;有的人为了让别人获得生的机会,放弃了自己对生命的眷恋。从教师到医生,从军人到干部,从志愿者到普通人,无数人为了他人的生命、财产而甘愿抛开自己的生命和利益,救助别人奋不顾身、为了别人舍生忘死,这样的例子多不胜举,这样的精神万古流芳。
孔子说,仁者爱人。这是对生命的最好诠释。生命的意识不是一种知识,知识太遥远;生命的意识不是智慧,智慧过于冷静;生命的意识甚至不能说是情识,情识太超脱。生命是现实的情境,生命是大相无形的存在,生命是每时每刻的流动,消弭于无形,超逸于琐细,形影相随,百思无解。她不能把握,只能领受;她不能分解,只能参与;她不能离弃,只能守候。只有在淬然的爆发中,你才能在一刹那领受她的真谛。
    只有生命的直觉才能领受生命。生命就是自己的意义。人们始终在寻觅理解生命与理性之间的桥梁,但一直不能给生命一个确切的定义,任何最先进和可以预期的技术手段和分析理论都只能表象地描述生命,而不能真正地回答生命是什么这样的问题。生命的真谛与工具理性之间似乎人天相隔。生命不是一个概念,“生命”也不能成为一个范畴,一个范式或模式,纯粹理性对此无能为力。对生命的理解,是一种智的直觉,现代人用一个符号“爱”来代替对生命的理解和感受,但中国传统文化中,她被叫做“仁”。
    生命的理性就是大爱,大爱就是仁爱。仁爱没有分析、比较、计算;没有目的、计划、措施;没有相异、相对、相同、相等。仁爱也不同于私爱的盲目和冲动,仁爱是个人与社会的同一,个个不同而又人人相同。仁爱是无报无求的奉献,是领心会意的尊严,是守候的信念,是忠贞不渝的情操,是理解的宽容,是无为而无不为的哲学。仁爱也是智的直觉,是人性的修炼,是历史的感悟,是文化的觉醒。
    只有在生命真谛呈现的一瞬间,我们才能领会她的全部意义和价值。在生命真谛爆发的那一刻,大仁突显为生命的大勇,“仁者必有勇”,这是生命的勇敢,使弱者强大,使庸者崇高。这就是中国文化千年不失的龙脉。生命的真义以千百倍震波的振撼,从崇山到平原,从陆地到海洋,越过边界,透过蕃篱,只要有心灵存在的地方,就会有唤起,就会有回应,就会有支持。总动员被启动,无意识成为自觉,自愿胜于命令,爱心成为理性,组织与自组织,机制与非机制,是混沌,也是秩序,没有语言能描述这一切强烈的变化过程,没有词汇能表达这种刹那的超越。中国文化以自身的特质表征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实现了生命的最真切的现实性。
    仁是高远的,也是现实的;仁是普遍的,也是具体的;仁是实践的,也是努力的;仁是浅近的,也是艰难的。仁就在生活中,但无法指明什么具体是仁,或许只有普世的母爱能比喻这种包容的宽怀和无悔的忠诚。
    只有当我们领悟我们文化的超越性时,我们才能真正地融会西方文化,同时传承我们自己的文化。孟子说,仁义礼智四端,“苟以充之,足以安天下;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仁爱之心在大灾难前被激发、被觉醒,我们当自觉扩而充之,使其由涓涓细流汇合而为江湖大海,如此,我们每一个人的仁爱之心就将铸就煌煌中华大生命!
让生命教育成为我们的全民教育,此其时也!

    作者简介:何仁富(1966.6— ),男,四川平昌人,浙江传媒学院生命教育研究所所长,社科部教授,主要从事道德哲学、现代新儒家及生命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