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中的美术

添加时间:2010-08-06
名称:时空中的美术
作者:巫鸿
译者:梅枚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09-12-1
丛书:开放的艺术史丛书

简介:
  这部文集和《礼仪中的美术》都由三联书店出版,但涵盖的历史时期和讨论的美术作品则有早晚和性质的不同。
   前者有着比较明确的历史框架和内容的凝聚感,本集则以概念和方法为主导,所关注的是这些概念和方法之间的关系以及在阐释历史现象,披露历史逻辑中的潜力。
   总的说来,这些文章的目的是希望开阔美术史研究的思维,通过探索新的观念和方法,使这个学科的内涵更为丰富和复杂。从这个角度看,每一篇文章可以说都是开放性的:其目的不在于达到某个铁定的结论,而是希望引出更多的思考和讨论。

作者简介:
  巫鸿(Wu Hung)1963年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学习。1972-1978年任职于故宫博物院书画组、金石组。1978年重返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攻读硕士学位。1980-1987年就读于哈佛大学,获美术史与人类学双重博士学位。随即在哈佛大学美术史系任教,于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学亚洲艺术的教学、研究项目,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2002年建立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同年兼任该校斯马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
   巫鸿的著作包括对中国古代、现代艺术及美术史理论和方法论的多项研究。其著作《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The Wu Liang Shrine:The Ideology of Early Chinese Pictorial Art,1989)获该年全美亚洲学年会最佳著作奖。《中国古代美术和建筑中的纪念碑性》(Monumentailty in Early Chinese Art and Architecture,1995)被《选择》(Choice)杂志评为1996年杰出学术出版物,进而被《艺术论坛》(Art Forum)列为20世纪90年代最有意义的艺术学著作之一。《重屏:中国绘画的媒介和表现》(The DouMe Screen:Medium and Representation in Chinese Painring,1996)获全美最佳美术史著作提名。其参与编写的重要著作包括《中国绘画三千年》(1997)、《剑桥中国先秦史》(1999)等。巫鸿多次回国,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客座讲学,发起“汉唐之间”中国古代美术史、考古学研究系列国际讨论会,并主编三册论文集。
   巫鸿近年来致力于提高国外对中国现代艺术的理解和研究水平,加强国内外艺术家、评论家和策展人之间的交流。策划的大型展览包括:《瞬间:90年代末的中国实验艺术》(Transience:Chinese Experimental Art at the End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1998,美国),《在中国展览实验艺术》(Exhibiting Experimentai Art in China,2000,美国),《重新解读:中国实验艺术十年(1990-2000)——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2002),《过去和未来之间:中国新影像展》(Between Past and Future:New Chinese Photography and Wdeo from China,2004,美国,英国,德国),以及《“美”的协商》(About Beauty,2005,德国)等,并撰写和编辑有关专著。
   巫鸿还致力于教育事业,所培养的学生现在在哈佛、耶鲁、匹兹堡、奥伯林、加州、肯州和夏威夷大学等学府执中国美术史教席。